笋岗梨园路去年底刚铺完的砖又开始换了,松园路今年三月份刚铺完的砖目前已经是伤痕累累,质量越来越差,搞不懂这些专业部门、专业人员为什么就不能俯下身子,好好调研一下,真真正正地把好事办好,铺一次不说一劳永逸,至少要完完整整的存在几年。
前几年地面全换成透水砖,这二年又全面改成深浅相间的仿花纲岩石材。这种石材普遍厚度不足,不能适应现在人行道人车混行的质量要求,现在电动车本身的速度快加之载客、载货,对地面铺装的牢固度要求与人行根本不是一回事。个别地段,人行道与停车场共存,机动车辆进出全部通过人行道,薄薄的地砖没几天就松动,进而断裂,逐一扩散。就罗湖桂园社区、笋岗社区这两年铺的地面来看,基本上几个月上述情况就普遍出现,然后没多久再拆再铺,实在浪费,看着令人痛心。建议:第一,市里主管部门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现在的实际情况,针对不同路段、不同使用场景进行区别的设计,满足基本的质量要求(像人车混行地段地砖就应该厚一点儿,单块面积小一点。对机动车辆通行地段要特殊加强)。
第二,严格过程管控、质量验收和质量维保,铺装过程中水泥使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;很多路段铺的时候就不平;有的新砖就缺边崩角;还有出现问题后的修补完善似乎管理并不到位。